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相信前几期的考研专业报考指导课程,对之前专业选择迷茫的大家有一定的帮助。没有看前几期课程的同学们可以在关注我之后主页中查看哦,还可以通过惊呼教育微信公众号查看往期精彩课程。今天呢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当你决定考研专业以后你该做什么呢?好了,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一、跨专业与不跨专业须早做决定
在和同学们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是有跨专业考研意愿的,但是又担心跨专业难度太大,不容易考上,所以犹犹像像,下不了决心,又不舍得放弃。还有更多的考生对于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不确定,因为本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预期并没有让他特别愉快,也没有让他特别不愉快,有个别其他专业对他有吸引力,但吸引力又不强,所以这些学生想再等一段时间(几个月或者半年),再决定要不要跨专业。其实机会就是在这种犹豫和摇摆中溜走的。因为跨专业考研确实难度较本专业考研难度大,需要投入的时间长,所以要早做决定。在专业院校选择的初期就应该定下来,这时候跨专业中大部分跨法(跨专业有不同的跨法,跨考的级别不同,难度差异很大,比如一级学科内的跨考和跨科学门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可以“跨专业”一个概念笼统陈述),大门都是开放的。
一旦过了初选阶段(距考研15个月为下限),很多种跨考类型的大门就会关闭,比如原来不考数学,跨考要考数学的,或者其他学科门类跨考医学、工学的,就绝对不能再选了。如果拖到了中期(距考研 9 个月为下限),那能够选择跨考的类型就仅限于同一 一级学科内的跨考,比如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跨考到车辆工程;或者是人文社科类中不考数学的专业间调整,比如从历史学跨考到中国古代文学。其他类型的跨专业大门在这个时候就全部锁闭了。如果拖到了后期(距考研 6 个月为下限),那么跨考的类型就仅限于同 一 一级学科内并且专业课考试至少有一门相同,除此以外所有的跨考大门都已经关上。所以,跨专业的决定必须尽早做出,并且行动。绝对不能早期犹豫摇摆,到中后期再决定跨考,那样的话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一般来讲,如果初期决定本专业考研,那中后期就不要改变主意。但反过来如果初期决定跨专业,中后期是可以调整回本专业考研的。
专业院校选择初期决定跨专业考生起码要经过三次不同阶段的标准衡量,标准包括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成果。只有三次都符合标准才能决定跨专业考研,哪一次不符合标准,就从哪一次起放弃跨专业这个选择,而这种改变对大家继续进行本专业考研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复习的起始阶段一定是复习公共课。跨专业的原则是早决定早行动,逐层严格筛选,千万不要一上来犹豫摇摆或者自缚手脚,到了后期又蠢蠢欲动,心有不甘。
二、初选阶段的学校和地区选择
初选阶段学校和地区选择并不是重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实力不清楚,提高的潜力不明,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又不能不选择,因为决定考研的研友一定会相互询问:“你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如果告诉别人自己的学校尚未确定,一定会觉得准备得不如别人充分,有挫折感。所以,这个阶段的学校选择起的作用仅仅是给自己提气,应付同学、父母、老师的询问。
我的建议是初选时的学校宜高不宜低(但是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基础来定),因为这个学校主要是给自己提气的。一旦定低,很难打起复习的精神来,自己会对自己说,这个学校难度不大,自己晚一些复习也行。另外,在别人询问的时候更觉得底气不足,当发现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目标学校定得比自己高的时候,还会纠结,为什么成绩不如我的居然敢报xx学校。所以,索性把这个初选学校定得高一些。至于地区,就选一个自己向往的地方,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要记住这个阶段的主旋律是专业。
三、确定专业方向后的行动
专业院校的选择与考研复习是密不可分的。有的同学认为,专业院校的选择是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这只能说是部分理解了专业院校选择。实际上专业院校的选择和考研复习是相互影响的,专业院校的选择基础应该是复习的进度和效果,特别是院校的选定主要看复习的情况。初选时绝大部分同学尚未启动考研复习,不知道复习的进度和效果,所以主要选择的是专业,院校则尽量选择较好的学校来刺激自己启动复习。初选后能不能进入复习状态,以及复习的进度和效果,又直接决定了中期选择时院校的选定。所以专业院校选择和考研复习之间是环环相扣,互为参照依据。
很多同学都告诉我,现在只是有了一个初选,以后还有可能进行调整,不同院校可能专业课考查差异很大,所以没法马上复习,因为做的有可能是无用功。这是一个典型的决策拖延,基本表现是我还没有做好最后决定,所以无法立即行动。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不立即行动,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出决定,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院校是选高了,还是选低了。至于学校未定,复习就无法进行,更是一个借口,因为我们启动复习永远是从公共课开始,尤其是公共课中的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课程是决定性科目,而且不可能短期突破,需要投人非常多的时间。只要我们确定专业、确定要不要跨专业,就能确定公共课的考试科目,怎么能说无法复习呢。
我建议大家,初选之后立即启动英语和数学(如需考数学的专业)的复习,不必全面启动,只需要启动英语单词的初记和数学中的高等数学部分。能不能启动、启动之后的复习时间和复习效果直接决定下个阶段的专业院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