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招生考试,对退役军人、已经取得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取得专业大赛奖项、取得所学专业专利以及获得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等级证书考生,实行免考。技多不压身 追求更高人生价值35岁的金官雄是无锡一家公司的销售主管,学生时代就是学霸,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专业。虽然事业有成,但金官雄一直梦想自己创业,开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但面对陌... 详情>>
邝吉雅,女,汉族,中共党员,陕西汉中人。研究生(推免)期间将在公共管理学院区域文化发展管理方向学习,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本科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绿光青协讲师部部长等职务,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争先创优”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获得“学创杯”2018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二等奖。支教宣言:支教时光的每一天,用爱与希望前行。李佳润,女,汉族,中共党员,陕西宝鸡人。研究... 详情>>
位列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武汉理工大学或将在湖北省襄阳市设立一个规模为三千至五千人的研究生院。据武汉理工大学新闻经纬网消息,7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校党委副书记王乾坤一行赴襄阳市考察调研,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座谈,并与襄阳市政府、国家电投集团、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四方战略合作协议。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襄阳市领导胡和平、丁亚琳、李德璋、龙小红、... 详情>>
日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在网上流行,不少人称“逃避式考研”正在成为不少应届毕业生的现实选择。据《中国青年报》援引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资料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而且,“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1.4个百分点。甚至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 详情>>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李华锡 通讯员 张成联 钱紫琪 闫春旭)“仁和楼D楼102教室有鸡蛋领取诶,大家快去拿!”“真的假的?”“当然真的啊,口味一级赞。”7月25日,江苏盐城天气闷热,盐城工学院的教学楼却十分热闹。原来是该校经济管理学院2019届毕业生顾湘在仁和楼D楼考研教室门口分发鸡蛋,每位考研学生可以免费领取任意两枚白煮或者茶叶口味的鸡蛋,而且全部是她本人亲手煮的。顾湘(左)在为考... 详情>>
近年来,大学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背后原因多种多样,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另外,也有毕业生因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有大学生甚至是为了“逃避逼婚”。(中国青年报)其实一直以来,“考研”就被一些学生视作避风港和缓冲区。最近,所谓“逃避式考研”的新提法,不过是对类似现象的又一次概述而已。说是“概述”,实则也并不准确,毕竟“逃避”一说,已不仅是“描述... 详情>>
这个夏天,不少没有回家的大学生走上了准备考研的道路。而对于一些“一战”失利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他们或是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附近租房,也已经开始了“二战”的征程。“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 。(7月29日《中国青年报》)大学毕业了,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就业,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考研,这本身就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考研队伍中却出现“逃避式考研”,意即为了逃避而考研,究竟逃避什么?有的是逃避工作,有的是逃避催婚,... 详情>>
日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在网上流行,不少人称“逃避式考研”正在成为不少应届毕业生的现实选择。据《中国青年报》援引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资料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5届持续下降。而且,“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1.4个百分点。甚至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 详情>>
本报今天刊发的《逃避式考研渐热:留恋校园?恐惧社会?》一文引起网友热议。截至记者发稿,“逃避式考研”作为微博话题已有1.6亿的阅读量,讨论2.1万。不少正在备考或有考研经历的网友纷纷发表了观点。一些网友认为,如今很多工作岗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考研成为不得已的选择;另一些网友认为,“逃避式考研”并不可耻,在读研过程中减轻一些对未来的焦虑,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是十分有意义的。今天,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还就... 详情>>
随着“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登上微博热搜,大学生的精神健康状态引发热议。这真的意味着有更多大学生罹患抑郁症吗?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趋势也反映出了另一个面的情况:除了该疾病的判断标准和统计口径有一些变化之外,也要归因于大学生群体对抑郁症病识感的提升和病耻感的下降。病识感(insight)是患者寻求专业帮助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患者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情况是抑郁症,而并非仅仅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