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了几家全国寿险公司获得硕士学位的营销员伙伴,了解他们的寿险营销路。这几位伙伴全是我国重点大学毕业的,而他们在保险行业,一样做得多姿多彩。
说真的,大伙一定关心收入问题,这点我是一点不避讳的,尽管有人要说提钱很俗,但是销售的收入却不容忽视。比较很多行业,保险营销优势很大,它能让你在这个舞台尽情舞蹈。
山东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太平人寿山东济南分公司
高级经理田海燕
太平人寿济南分公司的高级经理田海燕,是山东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她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这在当时是非常热门的一个专业,而毕业后的她应聘到山东大学工作,做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另外还负责部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山东省自学考试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考试。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她感觉自己各方面还需要提高,所以毅然参加了全国联考,很幸运,她考上了当时她所任教的山东大学,读工商管理,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在学校,一晃6年过去了。
“我一直是个很随性的人,有点大大咧咧,也有点小资,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宠物,喜欢音乐,喜欢旅游,也喜欢在家做一些美食犒劳自己和家人。”田海燕微笑着和记者聊天。她说,当时进入保险行业非常偶然,是在学校工作的第6个年头,因为在学校工作的环境,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不会有任何的新鲜感和兴奋点。时间长了,自己开始觉得有点倦,像是大伙常说的工作遇到了瓶颈,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候上课觉得特别没意思,同样的课一周最多的时候上过16次。
说到这,记者发现,田海燕的语调都变得无力起来,估计她是想到当初做老师的困惑了。为了让她迅速回到今天聊天的话题,记者跟她说,那你可以每天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们讲小故事。她马上回答:“我曾经这么做了,但是同一个故事讲第一次还可以,一周下来,一个月下来,这个故事都快讲成悲剧了。想想当时28岁的我,要等到退休还有27年,想一想每天要是一直这么生活觉得真是太恐怖了,所以我当时想一定要换个工作。”
就这样,田海燕在2006年12月偶然接到的一个电话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出路。打电话的朋友说海康人寿进入山东市场,正在招聘储备干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加事业说明会。“说句实在话,虽然我想换工作,但从来没有考虑过保险这个行业,所以当时就拒绝了。”田海燕告诉记者。但是,给她打电话的朋友很执着,经常给她打电话,讲公司的情况,加上她自己开始关注保险行业,从网上查公司的资料,经过多方验证,她觉得公司的实力和待遇还是非常诱人的,自己也从来没有参加过面试,要不去看看,就当增加一次面试经验。
第一次去听事业说明会,田海燕纯粹是去听听,但是听过之后,她感觉这个行业真的是挺不错,然后就参加了面试。几次面试下来发现参加面试的人都非常优秀,最后一次机会是6选1,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凭借她的高学历,她顺利通过所有考试。
就此,田海燕这位工商管理硕士开始了她的保险营销路。她告诉记者,当时父母和身边的朋友知道她要换工作,并且是保险公司,都极力反对,认为她是一时冲动做出的错误选择。不过,田海燕说,爱人却非常支持自己,因为身边有朋友从国外回来,都说保险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在国内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值得一试。有了爱人的支持,田海燕干劲十足,她在参加了一个月的培训之后就上岗了,刚刚开始工作,自己心里也是没底,毕竟从来没有做过销售,觉得很有压力。好在公司给了她足够的平台,公司为每个人都打造了职业发展规划。正式上岗那天,营业部经理就告诉她,在未来的两年内公司会培养她做职业经理人,每个阶段发展需要自己做什么样的事情,中间会有相应的培训做适当的修正。
很多伙伴认为,作为一个学历高、专业强的人做保险营销一定是坚定不移、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并且受挫折少的。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田海燕跟记者说,她自己就经历过很长时间的迷茫期:营销压力、带团队经验不足等等,这些一度使她对自己的能力提出质疑,更是让她无所适从。
她说:“我认可这个行业,也相信未来的保险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我想换个环境,考虑重新换家公司。之前有朋友在太平人寿,经常给我发一些太平的‘个险晨讯’(类似于公司的新闻联播和精彩分享)。然后又看到太平的郑荣禄博士TOP2000的视频,看到博士的主旨报告,里面对市场的分析、公司的应对策略分析得非常到位,我被博士折服,博士提出的‘打造年净利润百万甚至千万可以永续经营的企业’这个观点深深地打动了我。保险企业家让我向往,经过多次沟通和慎重的了解,我和我的团队加盟了太平人寿,现在在公司任高级经理。”
田海燕在回顾这几年的从业历程时,说自己相当感慨,但是却从来没有后悔选择这个行业,并且深爱着这份事业,她认为每当成交一份保单就成就了一份功德,这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虽然在学历上,田海燕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她却完全不认为自己有优越感,每次公司的大小培训,她都会积极参加。经过这些培训,她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比以前要开朗很多,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提升;另外还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新朋友,有优秀的同事,也有优秀的客户,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此外,说真的,大伙一定关心收入问题,这点我是一点不避讳的,尽管有人要说提钱很俗,但是销售的收入却不容忽视。比较很多行业,保险营销优势很大,它能让你在这个舞台尽情舞蹈。”田海燕笑着说,她是想增到更多的人才才加入进来。
在结束对她的采访后,田海燕和记者说,一定要补充一点,她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当客户收到理赔真心感谢的时候,当客户领到生存金的时候,就是最大的开心和欣慰。她说,她的每一天都会越来越好!
我也会有一些顾虑和压力:有面对客户不解我读了硕士还来从事保险营销的压力,有对未来保险发展的不了解,也有对自己发展的不确定性。但除此之外,我觉得更多的是对客户那份责任、那份牵挂。
复旦大学哲学硕士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
高级寿险规划师谢娟
谢娟,25岁,河南信阳人,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爱好不是很多,喜欢网络,喜欢分享朋友的喜与忧,也喜欢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最终在读硕士期间选择了信仰上帝。这是我们今天的另一位主角,来自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她目前就职于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高级寿险规划师。
记者了解到,谢娟本科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并不是其感兴趣的。但是,慢慢地在阅读中,她发现了自己对哲学的兴趣,又加上其从小就有很多关于人生的不解,随后加入了考研的队伍,报考复旦大学西方哲学专业。最终通过笔试和面试,谢娟成为了复旦大学研究生队伍里的一员。
作为研究生中的一员,并非哲学科班出身的她,基础有些薄弱,不过兴趣很是浓厚。谢娟是抱着寻找答案的心态去学习哲学的,学哲学让她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具有包容性。但在3年的学习中,她发现,学术之路并不是她想要走的路,更多地是把哲学当做一种兴趣,一种值得一生来追寻的。
转眼间,谢娟硕士毕业了,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所能从事的职业不是很多,她首先想到的是在大学里做一份行政方面的工作,这样比较稳定些,但却没有遇到机会。其次,她就想到要做销售,她认为,销售对专业的要求不是很高,加上自己在读书期间也有过一些销售的兼职,虽然对自己做销售不是很自信,但也非常愿意尝试。
通过网上投的多处简历,保险公司选择了这位复旦的哲学硕士,最终谢娟进入了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直属部,成为一名高级寿险规划师。最初,这位高才生很犹豫,她是怀着会有发展机会加入进来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进入直属部以后,岗前培训完就开始忙碌起来,谢娟为了能更快地积累客户,也为了取得较好的业绩,给自己添彩,她经常主动加班。刚开始加班,家人会有不理解,记者问到:“家人不理解、不支持,影响了你的工作状态,这在保险营销行业很常见,那你如何坚定自己的选择呢?”谢娟回答:“我给家人每天都做工作,我会跟他们说,我的工作前期肯定会比较辛苦,因为刚进入这个行业,又不是本地人,缘故客户少,加上刚毕业,经验也相对少些,但是,我相信慢慢都会好起来的。家人看到了我的努力,他们慢慢接受了,这让我更加的有信心去做这份工作。”
从去年入司到现在,谢娟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一些,她知道仅仅了解好产品还是不够的。她除了积极参加公司的培训外,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行业动态,思考保险对人的帮助,也开始更多地学习关于金融行业其他方面的知识,包括股票和外汇等,她认为这些都是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理财规划师所必备的。同时,她开始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在展业过程中让客户清楚保险责任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理赔中发生问题。
采访中,谢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从2010年6月毕业至今,在部门取得的良好成绩,她说,在收入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我也会有一些顾虑和压力:有面对客户不解我读了硕士还来从事保险营销的压力,有对未来保险发展的不了解,也有对自己发展的不确定性。但除此之外,我觉得更多的是对客户那份责任、那份牵挂。有些客户会担心自己的单子成为孤儿保单,这些担心都会加深我对客户的牵挂,我知道只有自己坚持做,才能更好地去服务新老客户。”谢娟十分坚定地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
当记者问到,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在做保险营销时,内心的优势在哪?谢娟一笑,说:“那肯定是专业。我的客户会要求看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看完之后,都会对我有更深的认识,他们觉得我比其他的伙伴要专业一些,因为自己读的书多。就因为我的学历,让我觉得很自信,并且和客户沟通起来顺畅很多。”
“在直属部的这些日子里,我知道自己肯定能做好销售,虽然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在这成长了很多。我不求别人对我从事保险行业的理解,我会把这种不理解化作一种动力,磨练自己,让自己更脚踏实地,有些事情必须是努力了才会有结果,我从销售中明白了很多人生的小哲理,这都是我的财富。”谢娟说。
我的很多客户确实很好奇为什么一个硕士来卖保险,其实,我没有那么高尚。我就是觉得保险真的是朝阳行业,在这里让我有所突破,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可以见不同的客户,通过和他们打交道,丰富自己的阅历。这就是我的答案。
四川大学理学硕士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寿险规划师喻菁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寿险规划师喻菁是四川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本科和硕士都是学习物理专业的。她和记者说,自己本来打算做一名教师的,可是后来毕业,为了男朋友,她放弃自己的选择,和男朋友一起来到上海。经过一个月的找工作经历,她发现,当老师不是自己想做的职业,因为她发现了更加吸引自己的行业。
在一次招聘会上,喻菁看到了保险公司招聘。通过招聘人的简单介绍,她对保险、对公司都很好奇,一个保险公司怎么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呢?要求这么高,待遇也不错,而且还有底薪的保险销售。当时招聘的人问她对保险的看法,她在心里回答:保险不都是骗人的吗?
在加入保险营销之前,喻菁对保险业一点不了解,更没有接触过,都是听说保险是骗人的。而当她自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入公司的时候,发现公司的直属部真的很特别,通过四轮的严格面试和一轮体检,主管经理分析保险业的未来,让她燃起了为保险事业打拼的激情。
喻菁跟记者说:“虽然我的学历比较高,但我是学理学的,对保险一点都不懂,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一定会做得比别人强。公司的培训内容很丰富,有专业知识的讲解,有毅力耐力的考验,还有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些我都不会放过,这其中的收获,让我有感动也有泪水。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保险并不是像大多数人认识到的那样,保险真的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个保障,我对保险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记者问到:“你的客户中,肯定有一些人很好奇,作为硕士为什么去做保险营销?那你怎么处理的呢?”喻菁回答:“我的很多客户确实很好奇为什么一个硕士来卖保险,其实,我没有那么高尚。我就是觉得保险真的是朝阳行业,在这里让我有所突破,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可以见不同的客户,通过和他们打交道,丰富自己的阅历。这就是我的答案。”
喻菁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保险营销路。她说:“直到现在我才觉得自己改变了很多,其实一直读书到26岁都没有走上社会,缺乏很多工作经验和技巧,刚开始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向前冲,没有任何方法,做得也非常痛苦,多少次觉得自己很失败,会动摇。做保险非常辛苦,要每天拨打陌生电话,要到处跑见客户。以前我是个路盲,现在上海基本上每个区都去过,整个保险营销的过程都是不容易的,如何回访和客户沟通,如何面谈签单,要掌握的基本功和技巧很多,不同客户就是对我不同的考验。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硕士研究生的爱好都有哪些呢?做保险营销的硕士生又是如何放松自己的?喻菁告诉大家,寿险营销工作每天都很忙,现在就是一门心思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毕竟面临的是现实的生活和压力,平时工作之余最大的休闲方式就是看些关于保险知识、金融方面的消息,充实自己。保险营销就是不断努力,坚持不懈。